- Feb 20 Thu 2020 00:32
台北雷射切割加工廠-切割係數可以自由調整的eurolaser雷射切割機 光學壓克力苗栗雷射切割代工 Warn foil烏日雷射雕刻
- Feb 20 Thu 2020 00:32
彰化雷射切割加工廠-最推薦的刀模廠 Balloon silk高雄雷射雕刻 濾心台北雷射加工
- Feb 20 Thu 2020 00:31
高雄雷射雕刻代工廠-最大工件深度(厚度)最優質的eurolaser雷射切割機 Mat苗栗雷射雕刻代工 鞋底台南雷射加工
- Feb 17 Mon 2020 03:14
皮靴豐原雷射切割代工 醫療器材台中雷射切割代工 彰化雷射切割加工廠-功率輸出最穩定的eurolaser雷射切割機
- Feb 17 Mon 2020 03:13
皮夾克桃園雷射雕刻 PE-foil太平雷射雕刻 台中雷射切割加工廠-可以自動標記的eurolaser雷射切割機
- Feb 17 Mon 2020 03:12
Magnet foil新竹雷射雕刻代工 Moulding material豐原雷射加工 新竹雷射切割加工廠-應用性最廣的eurolaser雷射切割機
- Feb 17 Mon 2020 03:11
Warn foil台北雷射加工 蜂巢板豐原雷射雕刻代工 台中雷射雕刻代工廠-PC板加工
- Feb 06 Thu 2020 02:47
台時亞洲台中哪裡訂 2020年TIME時代雜誌台北哪裡訂 time時代雜誌 英文文章要去分析文法嗎? time時代雜誌如何閱讀方法?
原創:/ 苗澤澤/ 漢唐軍機/ 今天 宇宙是空間和時間的總稱,通俗的講宇宙就是太空中眾多星系和物質的統稱。銀河系只是其中一個星系,其外形為逆時針旋轉的星盤。星盤中心為銀心,向外依次為銀核,銀盤,銀暈,銀冕。太陽系位于銀河系銀盤的某個位置。以太陽為中心逆時針旋轉的就是太陽系,這里的所謂逆時針是以北極星為視角看上去的逆時針。圍繞太陽的有9顆星,叫行星,分別是水星,金星,地球,火星,木星,土星等,金木水火土這五顆星是中國古人用肉眼看的到并命名的行星。水星金星在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軌道運行,火星,木星,土星在地球以外離太陽更遠的軌道運行。天王星,海王星,冥王星離得遠用望遠鏡才看得見,肉眼都看不到!所以在中國古代沒有這三顆星的記載。水星,金星離太陽近,沒有衛星,公轉速度也快。火星有2顆衛星,土星31顆,木星61顆,地球就一顆月亮 。中國古人在肉眼觀察到的這五大行星,金木水火土,是為何這么命名的呢?水星顏色像灰藍色的水,金星顏色金黃色,火星肉眼看起來是忽明忽暗的,木星最大有木紋紋理,土星顏色則如黃土一樣。如此看來五大行星是古人以眼鏡觀察到的顏色命名的。水星離太陽太近,一般在黎明或傍晚的時候肉眼才可以看到,所以古人管水星又叫做辰星。它走的太快,87天就圍繞太陽一周,人們一般很少看的到它。金星就是我們熟悉的啟明星,早晨出現在東方,到了傍晚出現在西方又叫做長庚星。它是晚上出來的第一顆亮星。沒有哪顆星可以和金星比亮度,中國古代民間把金星叫做太白星,太白就是最白最亮的意思。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神話中金星是愛和美的化身——維納斯女神!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金星是一位善良的西方巡使——太白金星,西游記中孫悟空重來沒罵過他。金星時而在東方時而在西方,瑪雅人認為它隱喻死亡又象征復活。猶太人認為他是惡魔 的化身,是一顆惡星。在中國古代它也代表著殺伐,唐節度使李筌寫了一部兵書《太白陰經》。火星因為忽明忽暗在中國古代被叫做熒惑,非常神秘。火星在地球的外圍軌道運行,是和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,可能存在人類——火星人。古埃及人把火星叫做紅色之星,古巴比倫人稱它為死亡之星。古希臘和古羅馬人對火星也沒有好感,因為它從東往西運行,又在星空中停留一段時間,然后繼續西行 ,羅馬人認為有火星人在監視地球的一舉一動,給它起名叫戰神。木星在中國古代又叫歲星。體積最大是地球的1300倍。它是又液態氫組成的海洋,內核溫度高達3000℃,自傳速度在五大行星中最快約9小時50分。木星圍繞太陽一周是12年,在古代有木星紀年,地支12就是這么來的,所以木星也叫歲星,太歲!木星圍繞太陽運行5周就是人間的一個甲子即60年!我們每個人出生的那一刻,木星所在的位置,當它在出現在這個位置時,就是我們的本命年了!木星圍繞太陽畫了一個圈,把它分成12等分,每份用一個動物代表就是所謂的屬相了。木星運行10圈人間120年,山海經說每120年一個重生。土星又叫填星或鎮星,土星上一點土都沒有,和木星一樣是液態的星體。中國古代把天上的星星分成28個星宿,東西南北各7個,每7個星宿為一組,東方叫做青龍,南方叫做朱雀,西方叫做白虎,北方叫做玄武。土星圍繞太陽一周約28年,所以土星每一年都會出現在28個不同星宿中,所以古人管土星叫做填星或鎮星,填滿,鎮住每個星宿的意思!土星在西方象征農業收割的鐮刀,和中國古代人們對黃土的敬重有類似之處。以上分別說了金木水火土星。都沒有離開太陽系。從北極星位置往太陽系看,地球是逆時針圍繞太陽旋轉的。因為它和地球的軸線在一條線上,因而肉眼感覺它是不動的,永遠在北方。北極星也在銀河系內,北斗七星也在銀河系內,肉眼能看到的銀河系以外的星星,微乎其微!北斗斗柄指東,天下皆春,指南,天下皆夏,指西,天下皆秋,指北,天下皆冬!北斗七星斗柄兩側分別有一顆暗星,加上北斗七星就是九顆星,再加上北極星,總數為十顆星。這十顆星在地球人看來,是最不容易更改變化的星體。從1到10的數字星體也成了所有數字的標準。任何東西都是有標準的,都需要錨定一個最不易更改的東西,數字也是。西方人認為人有十個手指,才發明了10這個數字,顯然有點牽強。28星宿也在銀河系,因為比較遠,在地球看出去它們的相對位置變化非常小,因而古人根據它們的相對位置畫成圖,分別叫做青龍,白虎,朱雀,玄武。而離地球比較近的五顆星金木水火土星則每天都在變化,出現在不同的視覺夜空內,對地球人的影響也相對大些。他們總是不有一定規矩的出現在28個星宿附近,卻總是又消失離開?北斗9星和北極星,相對不動。五大行星每天都動。28星宿隨著春夏秋冬的變化出現不同的夜空中與五行星鑲嵌于天穹,在人類肉眼的觀察下,組成了有規律的不同的星象,也因此影響著地球上的人們。過于迷信星象對政治和個人命運影響,就產生了所謂命理星象學。其實對地球影響最大的是太陽,然后是月亮,然后是地球與黃道的夾角。太陽決定著時間,白天黑夜。月亮決定著女人的潮來潮去。當然五行星離地球也近,他們也影響著人類,這個影響在中華文化里被總結出五行理論。進而產生了易經八卦,又延展出中醫理論。星宿的運行和五行星的運行又有近似的規矩,互為陰陽,共同組成中華文化的天道基礎,當然也包括相對不變的北斗9星和北極星。南半球季節與北半球相反,南半球也看不到全部的北斗七星和北極星,他們也很難產生所謂的文明!?
- Feb 06 Thu 2020 02:46
國際書展遠見雜誌優惠訂閱價格 社會人文雜誌新竹哪裡訂 天下雜誌+讀者文摘訂購超優惠?英文新聞看不懂,那就先看中文?
說起萬卷書,就想到兩句話,一是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。二是讀書破萬卷,下筆如有神。/ / / 前者出自明朝, 董其昌《畫禪室隨筆——卷二》中有“昔人評大年畫,謂得胸中萬卷書。更奇,又大年以宗室不得遠游,每 朝陵回,得寫胸中丘壑,不行萬里路,不讀萬卷書,欲作畫祖,其可得乎?”也有人說是出自宋朝,劉彝的《畫旨》,但還有人說《畫旨》就是董其昌的,此話也是出自于此《畫旨》,就是說,也是出自董其昌之手。/ / / 后者出自唐朝,杜甫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,原詩有44句,的其中兩句:“讀書破萬卷,下筆如有神。/ / / 知道這兩句話的人肯定不在少數,而知道出處的人肯定不在多數,或者說,兩句話都知道出處的不在多數。特別是第一句。/ / / 知道這兩句話,而這兩句話的意思也不是太深奧,很容易理解。就是要多讀書,無論是為了寫書,為了講話,多讀書總是有益的。和這兩句話相似的還有一句,只是沒有“萬卷書”的字眼,但是,意思還是差不多,那就是,“熟讀唐詩三百首,不會作詩也會吟”,出自清 孫洙《唐詩三百首序》。從小時,聽到大人們說的是,能背唐詩三百首,不會作詩也會偷。總之就是,會背的詩越多,作詩吟詩也就越容易。雖然沒有說讀“萬卷書”,而只是熟讀“三百首”,這和“下筆如有神”有異曲同工之妙。/ / / 那么,萬卷書在人們心里有這么大位置,就有一個問題了,明知讀了萬卷書,下筆就可以如有神了,也明知只要下筆如有神,無論你是走仕途,當教授,講起話來可以滔滔不絕,頭頭是道,還是你搞創作,碼文字,寫起書來可以筆走龍蛇,文如泉涌,那怕你是占卜算卦,插科打諢,侃起大山來也可以云遮霧罩,口若懸河,問題是,我們讀萬卷書了嗎?明知而不為,為什么?/ / / 那就是,有可能讀了萬卷書,也未必能下筆如有神,就好像書中自有顏如玉,書中自有黃金屋那樣,十年寒窗苦讀萬卷書,沒有換來黃金屋,也沒有引來顏如玉。/ / 那就是,有可能我們在有限的人生中,很難實現讀萬卷書的夢想。/ / / 寫到第二個“那就是”,就想到,萬卷書,到底有多少?萬,不用說,那就是一個數目,大概兩層意思,一就是說,它是一萬,不是九千九百九十九,也不是一萬零一,在這里,它可以超過一萬,多多益善。二就是說,它是一個模糊的概念,意思就是多讀點書,能讀一千不讀八百的意思。/ / / 而“書”就更明白了,過去沒有影視,沒有錄音,要獲取知識,那就是自己讀書或者別人讀書、說書給你聽。所以說,書就是書,沒有歧義的。/ / / 萬卷書三個字中,要論多少有點異義的就是這個“卷”字了。網上有解釋說,古代萬卷是指皇帝的試卷。讀書為了進京趕考,金榜題名。很顯然,這是把萬卷放在一起了。據字典解釋,卷,和書相關的解釋,指書籍的冊本或篇章,如上卷,第一卷等。這里,我們可以理解為,卷,就是一本書,這本書可以是一篇文章,也可以是幾篇十幾篇幾十篇文章,甚至于上百篇。有兩個成語,一是開卷有益,意思是打開書本,總有益處。 二是手不釋卷,意思是書本不離手,形容勤奮好學。可見,卷,解釋為書也沒有什么不妥之處的。/ / / 讀萬卷書,很好很好。作為我們常人,能不能讀萬卷書呢?這應該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。說它沒有答案,是說它可以能,也可以不能。/ / / 人生不過百年,掐頭去尾,也就是五六十年吧。為什么要掐頭去尾呢?前頭十年甚至二十年,有多少人在沒有外力督促的情況下而自覺自愿的去讀書呢。后面的十來年,早已經“功成名就”,該頤養天年了,“黃金屋”,“顏如玉”該有的早就有了,不該有的,也不會再有了,頭暈眼花的,有多少人為了“讀萬卷書”的目標而強迫自己去讀書呢。所以,最能說明人們不愿意自覺自愿讀書的話就是,早知書內黃金貴,夜點明燈下苦心。還有那句,書到用時方恨少的話。書到用時方恨少,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,那就是,我們平時讀了不少了書,但是,并不一定到時候都能用得上,而真正到了要用“書”的時候,卻發現,噫!這本書,我怎么沒有讀過。或者,早就讀過了,但是,一直沒有用得上,卻被忘掉了,等到要用它的時候,卻怎么也想不起來。這說明什么,說明我們讀書時,很有可能不知道哪些用得上,哪些用不上,很盲目地讀了一些書。讀書有必讀的書,也有選讀的書。必讀的書,那就是應試教育中必讀的,從小學到大學,十幾年的時候,課本那是一定要讀的,不然,你就得不到那個文憑,但是,必讀書大多數時間又是我們不愿意自覺讀的一類書,或許很多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,老師在上面講著,我們總是低頭看些與老師講的不相關的書箱,這些書就是選讀的,一般是我們愿意自覺去讀的。但是,這個選讀也不是天天自覺去讀年年自覺去讀,更多時候,會出現的是,沒有書可讀時,千方百計地去找來讀借來讀,而一旦書真的來到我們身邊,讓我們盡情去讀時,卻又沒有曾經在課堂上偷讀書的熱情與興趣,因為,這個時候,除了工作生活上應酬以外,還又有了其它的誘惑,比如說娛樂,又會占據了我們讀書的時間,還可能因為,生活與工作的閱歷,會讓我們多少意識到,有些書,是我們沒有必要一定去讀那么多的,還可能因為,書,就在那里藏著,今天不讀,明天可以去讀,于是,就這樣明日復明日的把書藏在了書房里,藏在了網絡里。/ / / 用幾十年的時間,要讀萬卷書,可能嗎?我很教條地算了一筆賬,按五十年的有效讀書時間算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五十年就是一萬八千二百五十天。 這個數字一出來,你就明白了,如果要在你的有生之年實現“讀萬卷書” 的目標,讀一本書就不能超過兩天的時間,否則,你就會留下遺憾,而不能實現讀萬卷書的目標。/ / / 讀一本書要用多長時間呢?我想起當初武俠小說盛行的時候,有租書攤,租一本書每天一角,租一本書,就想著一天看完,所以,就會抓緊當時可以抓得住的時間,這樣,一天能看完一本書就已經很緊張了。何況看的書是自己想非常看的,時間是抓得緊的,如果換了其它書,真不敢說,一本書要看多少天。看武俠小說還是在上班時候。現在,不上班了,有了很充足的時間來看書了。于是,就把買了多年的《毛澤東選集》、《毛澤東文集》、《魯迅全集》、《曾國藩全集》等從書柜里拿出來,慢慢讀了起來,這一讀才知道,不要說一天一本,就是三天一本也有困難。上面舉了自己讀書的例子,無非就是說,一天一本書或者兩天一本書的讀,并且是長期的持續不斷的讀下去,一直讀個三、五十年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/ / / 既然從現在看來,要讀萬卷書很不可能,那就是“卷”的問題了。一套全集,可以是十卷,也可以是二十卷,說句不“尊重”的話,和電視劇一樣,同樣的故事,可以拍三十集,也可以拍五十集的。這就看出書人或出品人的喜好了。/ / / 不過,我看《二十五史》的目錄,卻是發現了這里的“卷”和我們現在理解的“卷”確有大小之分。有人計算過,全部二十五史,3781卷,共有漢字2733萬個。這么粗略一算,一卷也就是七千來字的樣子。也有人計算過,《資治通鑒》共294卷,三百萬字,一卷也就是一萬來字。據說《四庫全書》7.9萬卷,3.6萬冊,約8億字,一卷同樣也是一萬來字。看來,古時候的卷也就是萬把字大小。/ / / 況且,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是,古代的書,和現代的書,或者說和近代的書,是不一樣的,至少說是在容量上是不一樣的。竹簡串聯起來的“書”即“簡牘”,無論如何與紙張印刷裝訂的書,都不可相提并論。什么時候淘汰了竹簡,而用了紙張印刷的書,很明白的那就是發明了紙張以后。據說,紙張發明在西漢初期,公元前兩世紀的事兒,而《史記》成書時間也是西漢,只是在公元前104-前91年之間,比造紙晚了百把幾十年,也就是說,《史記》的“卷”已經不是“簡牘”時期的卷了,如果用“簡牘”時期的卷來說,一卷能容納多少字呢?據百度,每簡容字數量也差異頗大,45厘米簡一般容字三十余。一卷所用簡數差異也很大,以清華簡為例,《筮法》篇有簡63支,獨立為一卷;《算表》有簡21支,也為一卷;而《系年》138支簡,3800余字,也是一卷。也就是說,可能古代的“卷”小了一點兒,每卷的文字一般不會超過5000字,這樣算起來,心里又替古人坦然了許多,一生中讀萬卷書的機會還是有的。而現代人,“卷”的概念較為清楚了,那一卷就是一卷,我們不可能再去拿過去的小“卷”來濫竽充數了,說自己能讀萬卷書了。當然,也有為了實現讀萬卷書而讀萬卷書的,網上就有,我真為他們感動著,一天兩本三本的,也就是一天兩卷三卷的,這樣算下來,他們可能會在十幾前的時間內,實現讀萬卷書的目標。更當然一點,我不反對他們這樣實現目標,至少他們在心理上滿足了。但我卻不會那么做。因為,不要說一天一本,就是十天一本,多年以后,也不可能會記得自己曾經讀過哪些書。其實,要實現多“讀”一點書,也不是沒有捷徑可走的。比如,分開來讀。當初,我看《魯迅全集》時,看的就是六卷本,嚴格說來,看完了《魯迅全集》,也就是讀了六卷書。但是,《魯迅全集》卻是有20卷本的,那么,我就可以在心里暗自得意,自己讀了20卷。還有分上下卷的,也可以暗自得意一下,這就是兩卷呀。但是,就是這樣算,一生中,我怎么也讀不了萬卷書。話又可以說回來,我們就是讀了萬卷書,又能如何?一是我們記得住那么多嗎,二是我們用得著那么多嗎?我想,這兩個問號的答案是一定的,我們記不住,也用不著那么多。所以,臨時抱佛腳還是有一定道理的,有用的書,我們盡可能地去讀,沒有用的書,我們盡可能地不去讀。網上一搜,就可以很容易找到青少年必讀的100種圖書,你可不要簡單認為這就是一百本書或一百卷書,這一定是超過一百的,那么,青少年時代要讀完這專家建議“必”讀的100本書,要用多少具體時間,恐怕沒有人算過個賬,我看了這100本書的目錄,真看不出來有些書和考試有什么關系,因此,舍了也罷。那天,在路上遇到兩人說話,甲說,你看過什么什么書嗎?乙說,沒有看過。甲說,你怎么連這書也沒有看過。那口氣很明顯是有點鄙視的。乙說,就是沒看過呀。甲又說,那你知道長坂坡嗎?乙說,不知道。甲說,長坂坡你也不知道?這時,乙也反感起來,說,不知道呀,怎么了,你就是知道,又能怎么樣。甲再也不說了。本來兩人是相識的,結果卻因乙不知道長坂坡而翻臉相譏起來。從這個事上,我想,就是這個道理呀,你知道長坂坡,他不知道,又有什么呢。反過來,如果再出現第三人,比如我,我要是問甲說,你看過什么什么書嗎?甲可能也會說,沒有看過。那么,我看過了又能怎么樣,甲沒有看過又能怎么樣。讀《曾國藩全集》時,曾記得這一點,原話是:古人書籍,近人著述,浩如煙海,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,不過九牛一毛耳!這原話是我從讀書筆記里找出來的,當時記下了,但是在本子上,在電腦里,而沒有在頭腦里。不用說別人說過的話了,就是自己當時寫的所謂“感想”也早忘記得一干二凈了。過去生活困難,沒有多余的錢去買書,要獲得課本以外的知識,多數是靠借書,而借書卻是很難的。《古小說鉤沉》里有一則《杜預書告兒》:古詩“有書借人為可嗤,借書送還亦可嗤。”充分說明了愛書人對書的癡狂程度。有書借與人讓人譏笑,而借了書再還回去,也同樣讓人譏笑,豈不讓人左右為難?再有《黃生借書說》中的“書非借不能讀也”的話則從另一個側面說,有書的人不一定讀,沒書的人不一定不讀。曾經,我與一領導開玩笑說,現在,有書的人有兩個百分比,一是書款百分之九十是公款買來的,二是買來的書百分之九十沒有讀過。領導一笑了之,未置可否,或許說中了領導,領導不好意思再說下去,或許沒有說中領導,而領導不與我一般見識。如此算起來,我們要靠借書實現讀萬卷書的目標,那就更無從談起了。上學那陣兒,什么唐詩宋詞,總是想著抄下來,背下來一部分,好在一定的場合顯擺顯擺,但是,最后在工作中,真是沒有顯擺的地方,慢慢地,唐詩宋詞也就淡出了腦海。前一段時間,心血來潮,又看了一遍《唐詩三百首》《宋詞三百首》,結果以為能似曾相識的詩詞,卻是面目陌生得很呢。心里也就想著,等于我又讀了一遍吧,安慰安慰自己,陌生就陌生吧,即便是不陌生,也派不上用場了。不過,還是把這一次的讀詩詞記了下來,放在自己的圖書館里,算是自己“讀萬卷書”中的一卷吧。等到老了不能自己讀書或不想自己讀書時,就把這些翻出來看看,孤芳自賞一下。我們讀不了萬卷書,而讀了書也不一定用得上,這就是讀書與教條的事了。按說,教條主義是害人的,但是,也不是一無是處的。《三字經》,我們看了以后,就是認為,養不教,父之過又有何妨呢?《弟子規》,我們看了以后,就是入則孝,出則悌又有何妨呢?當然可以教條地遵守的書的“條文”還有很多很多,比如愛崗敬業,比如仁義禮智信等等,這些都印刷在不同的書籍里,問題是,我們在讀這些書的時候,未必會想到去實踐它們,或者說未必會想到去全面地而不是有選擇地去實踐它們,就是說,有利于我的,就實踐,不利于我的就不實踐。所以,從這個意義上說,我們看書用書,“斷章取義”,是很正常的。說到教條,很容易想起孟子的那句“盡信書則不如無書”來,書,我們信嗎?我們信,我們不信,那我們的知識從何而來呢?書,我們全信嗎?我們不能全信,一是書太多,我們信不過來,二是現在有,過去有,將來還會有,那就是書也有假書一說,假,如果我們從假的書本上獲取的知識,那能是真的嗎?如果我們獲得了假的知識,那就還不如沒有這“知識”好些。當然,還有錯書。現在網絡上書很多,保不準那個網站上的書,就會出錯,但是,作為我們凡人來說,看到一個網站的書,不可能再去其它網站再校對校對,那么,一個錯的就可能讓你一錯到底。前幾天就看到一個讓人記憶猶新的事來。看《水滸傳》,灑家這個詞出現很多,其實,也知道它的大概意思,但是,為了多“學習”一點知識,就網搜了一下,看看“灑家到底是什么意思”,這一搜,真是有個奪人耳目的解釋,這是一個叫“阿凡題”網站的解釋,說是“借問灑家何處有,牧童遙指杏花村”。《清明》詩,背了幾十年了,突然酒家成了灑家,是我記錯了,還是“阿凡題”錯了。沒有辦法之下,只得找原本。找了書本上看,原來還是酒家,酒家這個地方沒有變成“人”。正待我要相信書本時,忽然想起,人家一中小學人工智能領導者,怎么會出錯?難道書本錯了?于是,就認真地再看看阿凡題,結果卻發現,還是阿凡題,在古詩里也說借問酒家何處有,那么,同一個“人”,一會兒酒家,一會兒灑家,一會兒是屋, 一會兒是人,如果,一個小學生剛讀古詩,恰巧在阿凡題這里,看到了借問灑家何處有的詩,硬是把酒家記成了灑家,且一直不認為自己記得有錯,這如果的結果該會是什么樣子呢?現在的人,可以說是不缺營養的,網絡上雞湯多得是,哪一“碗”端來都是聽起很營養很營養的,問題是,我們喝下去,消化得了嗎?其實我們是消化不了的,我們能消化個一二也就不錯了。看書,有個選擇,也有“立場”。一本《紅樓夢》,有人說,有多少人看,就有多少種表達內涵,作者要表達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意境,恐怕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了,我們只是“研究”“揣摩”而已,哪個敢說能準確研究出曹雪芹的用意來。那天看《毛澤東品評/<四大名著/>》,中間有一段:有一次,毛澤東問衛士李銀橋:“你讀過《紅樓夢》沒有?”李說:“沒有。”毛澤東說;“你作為一個中國人,既然有閱讀能力,不可不讀《紅樓夢》,不讀就不懂中國的封建社會。讀一遍也不行,最少看3遍,不看3遍沒有發言權。”偉人都這樣說了,我們凡人有幾人看過三遍《紅樓夢》的,除了紅學研究家外。滿紙荒唐言,一把辛酸淚。都云作者癡,誰解其中味?曹雪芹早已預見到,沒有“誰”能解其中味的。選擇讀書,也有選擇錯了的,比如禁書一類。既然列入禁書,自然有禁它之理,如果一味沉迷其中,自然不會有好的結果。這個最能說明問題的是黃書和迷信一類的書,沉迷其中,不能自拔,最后走向深淵的人總是會有的。書能成事,也能壞事,它既能傳播知識,也能傳播罪惡,不然的話,歷史上也不有那么多次的禁書活動了,以致于還有焚書的極端行為,不論焚書的結果對于不對,但它對于當局者來說,那一定是對了的。現在時代發展了,人們接受知識的渠道也比過去多了,所以,“書”也就自然而然沒有了它原來的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了。甚至于,人們獲得知識,從另外的渠道比從書本上還要便捷一些,比如電視,它比書本更直觀,更容易讓人接受。一部電視劇,幾十集看下來,輕松而過,而一部幾十萬上百萬甚至于上千萬字的書看下來,就不那么輕松了。而看電視劇,不是和看書一樣獲得知識嗎?或許有人說,電視劇是編劇們編的,那么,書本不同樣也是作者們編的嗎?如果說,一集電視劇相當于一卷書的話,這樣算起來,“讀萬卷書”,那又是一件輕松的事兒了。要讀萬卷書,一是要有這萬卷書,不論是自己買來的還是借來的,二是要有這個讀萬卷書的毅力,沒有毅力也是不行的。現在網絡上書很多,豈止萬卷?很多人也都把這些“書”轉藏到自己的網站,但是,“我們”轉藏了之后,又有多少人去讀了呢?恐怕很少很少,所以說,這讀萬卷書,豈實就是一個美好的愿景而已,切不可去追求它,如果你真的要去追求它,最后失望的一定是你。這話,信不信由你。讀萬卷書,能不能,你說能就能,你說不能就不能,全在你自己掌握,我這只是閑得無聊。讀萬卷書,好不好,你說好就好,你說不好就不好,全在你自己評斷,我這只是閑得無聊。給這篇文章起了個題目,就是《萬卷書》,如果你讀了這篇文章,那就等于讀了萬卷書。我這也是為那些想讀萬卷書而實際上很難實現目標的人們,提供了一條捷徑,雖然此《萬卷書》里一卷也沒有,但名字卻是千真萬確的。
- Feb 06 Thu 2020 02:44
國際書展親子天下優惠訂閱價格 社會人文雜誌台南哪裡訂 讀者文摘英文版雜誌如何練英文寫作? 小緁快速提高英文寫作的大絕招?
各位美麗的媽媽們,平日里,咱們為了家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操碎了心,發明創造了N多美食來滿足一家老小的胃口,可您考慮過您自己嗎?您最喜歡吃什么?又最需要補什么?做媽媽千萬不要忽略了自己,縱使日理萬機,也要忙里偷閑好好關照一下自己,照顧好自己是照顧好家人的前提。今天,這款雪梨銀耳紅棗湯或許會合您心意,食材物美價廉,但滋補功能卻一點也不差哦。原料:雪梨,銀耳,紅棗,冰糖適量。制作過程:1.雪梨削皮去核,銀耳去蒂泡軟,紅棗洗凈浸泡片刻。2.將水燒開放入銀耳,大火煮開后改小火慢慢熬制,直到銀耳熟爛。3.放入雪梨和紅棗繼續煮10分鐘。4.放入適量冰糖,攪拌至完全溶解,關火,燜一會兒,美味的湯羹就可以出鍋了。營養功效:雪梨、銀耳和紅棗都是藥食用同源之物,都具有很好的食療功效。雪梨銀耳紅棗湯不僅可以清肺熱、降壓、降膽固醇、保肝護肝,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。